一个五十岁的人刚升上少将,才干了120天就转业,这事儿听起来挺蹊跷的吧?李金复这人,从军到商的转变,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点子。咱们一步步来看他的路子,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
李金复1943年出生在南京一个平常人家,小时候念书挺用功的。1960年,他还在南京十三中上高二,那时候高考竞争激烈,但他运气不错,被学校直接保送到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。
这学校是新中国建的军事技术学校,专培养雷达、通信和电子方面的人才。入学后,他学的东西很实用,从基础电路到雷达系统,一步步来。
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工委第二十基地宝货配资,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,从技术员干起,负责设备调试和维修。
展开剩余72%七十年代末,他调到第二十五基地,太原卫星发射中心,那儿正忙着导弹试验。他带队搞机动雷达测量,解决了数据空白的问题。
后来1983年,因为一次设备间火灾,他作为站长担了责,降职当副站长。不过他没闲着,继续干活,很快就恢复原职。八十年代末,升到参谋长位置。
说起他的军旅生涯,得从头捋捋。他进西军电那会儿,课程紧巴巴的,早起军事训练,下午实践操作。
专业课上学电磁波、信号处理这些,挺费脑子的。他毕业后在第二十基地宝货配资,日常就是修雷达,查故障,换零件。
调到二十五基地后,基地要搞东风五号导弹试验,他一到就卷入工作。雷达数据有二十四秒空白,这事儿急人,他领队建机动测量站,从选设备到野外测试,全程盯紧。
火灾那次,技师维护时不小心引发,设备损了点,他组织救火,但还是受处分。降职后,他管设备巡查,搞培训,引入新规,避免再出事儿。表现好,又升回去,继续优化流程,提升效率。
1989年,当上参谋长,管基地协调,贡献大。
1993年7月,李金复五十岁,被授少将军衔。这在军里是高认可,他技术贡献多,带队经验足。本以为他会继续干下去,结果才120天,他就递转业申请。
那时候改革开放深了,国家重经济,他觉得商界也需要他这样的人。组织批了,他就这样离开部队。
转业后,他去中信集团华东公司,当党委书记和副总经理。公司1988年成立,在上海,起初叫中信上海信托投资公司,主做金融信托。
后来扩展到投资、基建、港口、商贸、期货等领域。他到岗适应快宝货配资,学企业运作,管党建和业务。退休后,就过普通日子了。
发布于:河南省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